当前位置:首页 > 民政系统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工作专题报道 > 人物报道

胡月娥:帮年轻人喘上一口气

来源:   时间:
  “一二三四,伸展左臂……”冬至这一天的早8点,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小区的养老园里,社区养老工作者胡月娥已经领着10多位老人做完了一整套健康操。

  这座养老园虽小,面积仅有750平方米,16张养老床位,但棋牌室、健身房以及专科医生坐诊的健康驿站等设施样样不缺。养老园根据社区老人的实际情况和家属意愿,将失能老人送到这里接受照护服务,一般不超过3个月,给需要出差的子女一个“喘气”的时间。居民亲切地叫这服务为“喘气服务”。

  10时30分,胡月娥换上工作服,拿起药品与棉签,来到张奶奶的房间开始给她擦药。之后,陆续有老人离开与进驻这里,胡月娥开始办理各种手续,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悄悄流走了。

  中午,老人都午睡了,胡月娥也在办公室小憩一会儿。手机突然响起。胡月娥点开一个名为“老人帮”的APP。屏幕上跳出家政服务、爱心超市等区块。“和睦社区2幢5楼的王大妈子女在APP上购买了一桶油、一袋米。”胡月娥翻看手机说,一会要把这些物品送到老人家去。

  原来,今年养老园专门推出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APP,子女用APP帮家中老人买东西正慢慢成为一种习惯。“一袋米10斤重,老人搬米非常吃力。现在,子女可以通过新技术,远程协助老年人在家的生活。”胡月娥说。

  智慧养老不仅体现在手机上。在养老园内,还设置了健康监测平台,对老人们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,健康检查数据同步发送给子女,子女也更放心。“每天还会有来自和睦医院的专科医生轮流查房,提供健康诊疗。”胡月娥说,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,一刷健康卡就清楚了。

  下午,胡月娥翻开笔记本,开始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,介绍老人生活的详细情况。“您的妈妈在这里一切都好。但昨天有位家属来探望,她似乎有点失落,希望你有空也多来探望……”听到对方应允的话语,胡月娥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些。

  “一方面,离家近,环境熟悉,老人就像住在自个儿家里一样;另一方面,养老园是‘喘气服务’,不仅能帮年轻人一把,也意味着更多老人能享受到服务。”胡月娥说。

  17时30分,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胡月娥又在整理一份交流资料:“我所在的这个养老园是拱墅区2016年新增的2家社区微型养老园之一,也是浙江省首批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。对于如何办好微型养老园,我们也在探索,明天和民政部门再交流一下。” (记者 方敏)


【打印】